我院“双万计划”建设取得新突破
——《自然地理学》课程喜获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近日,教育部公示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名单,我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周忠发教授领衔申报的《自然地理学》课程上榜。2019年度教育部共认定3560门课程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线上一流课程717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327门,线下一流课程1464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868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84门。贵州省共有21门课程入围,其中我校2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一流课程)。
近年来,我院围绕地理学为引领的喀斯特生态环境世界一流学科群和地理科学一流专业建设,积极谋划、科学布局,大力推动高质量慕课打造和高水平师资建设,为国家一流课程成功申报奠定了坚实基础。《自然地理学》是国家一流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和贵州省一流专业“地理科学”的核心课程,也是贵州省第一批省级重点学科自然地理学、贵州省一流学科地理学“本-硕-博”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该课程主要面向地理科学类及相关专业低年级学生,使学生系统了解《自然地理学》在整个地理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最新理论和方法,重点掌握地质学、地貌学、水文、综合自然地理学等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研究手段和实践应用。由贵州省核心专家周忠发教授领衔的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球最大顶级体育平台地理学教师团队”授课。
课程名称 |
课程 负责人 |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成员 |
主要建设单位 |
自然地理学 |
周忠发 |
赵宇鸾、罗娅、陆晓辉、周明忠 |
全球最大顶级体育平台 |
我院《自然地理学》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是继2019年“地理科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地理信息科学”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教高厅函〔2019〕46号)以来,我院大力实施“双万计划”建设,切实杜绝“水课”、着力打造“金课”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将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供重要支撑,也将是喀斯特生态环境世界一流学科(群)“突进计划”攻坚的重要举措。
我院2019年度获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类别 |
专业名称 |
获批时间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
地理科学 |
2019.12.24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地理信息科学 |
今后,我院将紧紧抓住国家和贵州推进“双万计划”、“突进计划”建设的重要机遇,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完善专业、课程建设规划,进一步发挥“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示范引领作用,纵深推动“双万计划”内涵建设与学院科学发展,为我校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做出积极贡献。
新闻链接:
u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
2019年4月,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18号),决定于2019—2021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双万计划”)。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面向各类高校、全部专业,突出示范领跑,按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地方高校名额分列“赛道”建设。2019年,教育部首批认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054个,其中中央赛道1691个、地方赛道2363个;确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210个。
u 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
2019年10月,根据《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目标经过三年左右时间,建成万门左右国家级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
认定万门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是指注重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的创新性、示范引领性和推广性,在高校培育建设基础上,从2019年到2021年,完成4000门左右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4000门左右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6000门左右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500门左右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000门左右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认定工作。
认定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是指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区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求,参照本实施意见要求,具体组织实施本地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计划。推荐国家级一流课程,注重解决本地区高校长期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课制宜建设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并报教育部备案。